为弘扬传统文化,传承工匠精神,拓展社会化服务渠道,深化校企合作,9月29日下午继续教育中心联合技师部在槐荫校区开展非遗大师进校园活动。学院邀请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木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周广胜大师和陶塑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王令涛大师来校交流,学院副院长许有财、继续教育中心主任李国伟、技师部党总支书记李家俊等领导、教师代表及技师部学生代表“鲁小匠手造社”社团成员参加活动。

活动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两位非遗大师与学院领导和教师代表座谈,座谈会上许有财为两位大师颁发了学院“非遗技能培训大师”聘书,共同探讨“山东手造”产业化发展的路径以及我院后期如何与两位大师深度合作等问题。

周广胜分享了自己从普通匠人到年产值几千万企业家的成长之路,他提出创新才能发展,目前公司在研发新产品上遇到瓶颈,迫切需要更多技术技能人才加入设计团队,并需要电商人才的助力。王令涛介绍了自己的成长和创作之路。王大师利用黄河泥首创了孔门七十二贤陶塑等众多作品,把儒家文化更具象地表现出来,充分体现了王令涛潜心研究创作的工匠精神。后期学院会挖掘自身资源与两位大师深度合作。

活动的第二阶段是社团讲座。周广胜和王令涛两位大师分别为技师部学生代表及“鲁小匠手造社”社团成员做了“山东手造”木雕和陶塑讲座,展示了自己的精美作品,并现场演示木雕和陶塑操作技法,教学生雕刻木梳和捏制莲蓬等。同学们被两位大师的成长经历和精益求精、不断创新的工匠精神激励,热情高涨,纷纷动手操作,体验到了劳动后的快乐和满足感。



两位大师在讲座和教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渗透了工匠精神和劳动精神,使同学们受益匪浅。王令涛大师展示其作品荷叶双玺杯中水未到八成时滴水不漏,超过八成就会全部流尽,阐释了“小满为盈,大满为亏”,“满招损,谦受益”的哲理。

弘扬传统文化,传承工匠精神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内容。学院作为省人社厅“山东手造”中心教研组副主任单位,后期将充分利用我院省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基地、山东省公共实训基地、非遗大师培训工坊等资源,更好地服务“山东手造”重大战略,为“山东手造”培养更多优秀传承人,在服务学生和社会的同时,促进学院的高质量发展。

